水泥試件恒溫水養護箱是混凝土強度檢測的核心設備,其養護質量直接關系到試件強度測試結果的準確性與代表性。科學規范的養護工作需貫穿從試件入箱到出箱的全流程,以下從關鍵環節展開詳細說明。
一、前期準備與入箱操作
試件成型后應在終凝前完成編號,并立即移入養護箱。入箱前需清理試件表面浮漿,避免雜質污染水質。采用專用支架分層放置試件,確保試件間間距≥10mm,水面高出試件頂面至少50mm,防止因水位不足導致局部干縮。若為多組對比試驗,應按編號分區存放,避免混淆。初次注水時應使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,減少水中雜質對試件的潛在侵蝕。
二、溫濕度精準控制
養護箱核心功能在于維持恒定的溫度與濕度環境。根據國標要求,標準養護條件為溫度20±1℃、相對濕度≥95%。每日需定時記錄溫控儀表數值,發現偏差應及時調整。冬季需啟用加熱模塊補償環境溫差,夏季則通過制冷系統防過熱。特別注意換水時的溫差沖擊:更換新水前應提前將備用水置于養護箱內預溫,避免冷熱交替引發試件微裂紋。箱體密封性直接影響濕度保持,需定期檢查門封條是否老化,及時更換破損部件。
三、水質管理與換水周期
長期靜置的水體會逐漸富營養化,滋生藻類或微生物。建議每周更換一次養護用水,換水時同步清洗箱體內壁及支架。若當地水質硬度較高,可適當縮短換水周期至3-4天,防止鈣鎂離子沉積在試件表面形成白斑。禁止使用含氯消毒劑清潔箱體,以免腐蝕試件。對于重要工程試件,可采用pH試紙監測水體酸堿度,理想范圍應控制在6.5-7.5之間。
四、過程監控與異常處理
養護期間每日至少兩次巡查設備運行狀態:觀察壓縮機工作指示燈是否正常,冷凝排水管是否暢通;檢查水位傳感器浮球動作靈敏度,防止缺水空燒。遇突發停電時,應立即啟動備用電源或轉移試件至備用養護設施,恢復供電后需重新校準溫控程序。若發現個別試件出現裂縫或缺角,應拍照存檔并標注原因,該試件仍按原計劃繼續養護但不得用于最終強度評定。
五、出箱與后期處理
到達養護齡期(通常為28天)后,提前2小時停止循環水泵,使試件緩慢適應外界環境。取出試件時應輕拿輕放,用濕布擦拭表面水分,立即進行抗壓強度測試。剩余試件如需延長養護,需重新標注日期并單獨存放。養護箱在使用間隙應保持空載運行,避免頻繁啟停加速設備老化。
水泥試件恒溫水養護看似簡單,實則涉及材料科學、設備管理、標準執行等多維度要求。只有嚴格執行規范操作,持續監控環境參數,才能確保養護質量,為混凝土配合比優化提供可靠依據。